1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,不要随便喝生水(可能已被污染),不吃不洁或腐烂变质食物,不要随地大小便。按要求接种预防针、服用药物,增强身体抵抗力,预防感染疾病。地震后往往谣言满天飞,务必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。靠近海岸时,须注意海啸的发生,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。
2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:蹲下或趴下,以免摔倒。不要乱跑,避开人多的地方。不要随便返回室内。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: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、过街桥、立交桥、高烟囱、水塔等,都应该避开。在室内:关闭煤气、水电等灾害因素:地震造成的灾害不仅仅是建筑物倒塌,很有可能发生火灾。
3、地震本身的大小,用震级表示,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,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。通常把小于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,5-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,大于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。震级每相差1级,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。
1、应对地震策略一:第一时间关闭明火、电源 地震到来的时候,如果您的厨房里正在烧水或者做饭,可千万要记住必须在第一时间关掉火和电源。应对地震策略二: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 比较安全的空间有:承重墙的墙根、墙角,卫生间等小房间。暖气管道旁是理想的躲避场所。
2、远离危险区。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,应用手护住头部,迅速远离楼房,到街心一带。如在郊外遇到地震,要注意远离山崖,陡坡,河岸及高压线等。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。被埋要保存体力。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,要尽量保持冷静,设法自救。
3、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,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。这是因为,震时预警时间很短,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,再加之门窗变形等,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;如果是在楼里,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若在平房里,发现预警现象早,室外比较空旷,则可力争跑出避震。